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孩子更容易迷恋网络。观察多数有网瘾的青少年,父母只为孩子提供了充裕的物质生活,却忽视了他们的精神需求,比如成就感、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他人关注的需要等等,会使孩子用网络和游戏来逃避现实、寻求虚拟世界的精神安慰。
工具/原料
关心爱护
方法/步骤
1、我的建议:第一,注重疏导,一分为二看问题。其实,上网并不全是坏事,信息化时代,尤其是在城市里,不让孩子上网是不大可能的,也不现实。但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确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年龄较小的孩子在网上主要是玩游戏,年龄较大的孩子喜欢整天刷朋友圈,寻找聊友。如果父母平时能多点耐心陪孩子,使他们想玩、想说的心愿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就有可能把孩子从单一的网游中解救出来。
2、第二,对孩子上网时间做出一定的限制,以免孩子沉迷其中难以自拔,让孩子安全上网应该是父母掌握的底线。至少应该在电脑里安装过滤程序或者“防火墙”,屏蔽一些不良网站。同时父母自身也应该学会熟练使用网络,熟悉孩子常去的网站和聊天工具,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电脑最好放在公共区域比如家里的客厅,而尽量不要放在孩子的卧室里。
3、第三,父母应以上网为契机,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适当收集一些介绍网瘾害处的新闻、事例作为反面教材,让孩子明白“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的道理。
4、第四,孩子一般自控力差,父母可以采用限制时间地方法提醒孩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在离网前有个准备,减少抵触心理。同时,也能让孩子养成到点停止游戏的习惯,培养其自觉性和克制力。孩子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离开电脑,没有超时,就给他一个精神奖励,这样可以强化好习惯。同时要明确地告诉孩子,相信他能做到自律,切记不要因孩子一时的迷恋而全面否定孩子,说出类似“你算没救了”这种话。
5、第普通的孩子玩网络游戏只是一种娱乐,不会出大格。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通常都是和父母原本就有沟通上的障碍,这些孩子在生活中往往个人意志一直被压抑,人格不被尊重,和父母难有深层次的交流。其实,他们选择的是逃避现实。大人要做的,不是粗暴地封网,锁计算机,扼杀孩子的虚拟生命,而是要在现实世界中,还原网络世界中能提供给孩子的温情与理解,独立与自由,和孩子建立起良性沟通并帮助孩子在现实中找到能够发挥他们特长的舞台。
6、第丰富家庭生活非常有必要。父母带孩子出趟远门,拓宽孩子的视野,他会知道这个小小的地球之箍鲂遥哒外,还有广阔无垠的天哪纳紧萄地;父母给孩子一本书,孩子便能从书本文字之中结识无数的朋友,他会知道荆轲并非女儿身,其实是易水河畔顶天立地的男儿,也会知道李白一生最好的朋友是诗和酒,根本做不了刀尖上的刺客。在孩子的网络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和引导是不可缺失的,引导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发现更多好玩的事情,孩子还会迷恋游戏的快乐吗?而且如果通过多带孩子去体验有趣、健康的户外活动,以此替代虚拟世界的游戏,不仅能满足孩子们寻求挑战和取得成就的心理,还能提升孩子们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能力。吃饱了“精神大餐”,孩子们自然就能提高对网络不良内容的免疫力。
7、第警惕网络安全问题最近几年“熊孩子”在网上“挥金如土”而让家长措手不及的事层出不穷。有擢爻充种的盗取家长的银行锣拒费蒸账户充值游戏,还有的打赏主播,并且高额数字使不明情况的家长瞠目结舌。这些新闻,透露出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网络账户安全的问题。家长应当意识到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学习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对于实践中出现的未成年人动辄花父母上万人民币进行网络游戏充值的事例,父母应该反思,孩子是如何轻易拿到网上支付的账号和密码的。父母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学会如何保护个人账户安全。同时,也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帮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